8個省:25條路、全長155公里;13個省:1810口井、127個池塘……這一串串數字,記錄著中國援助柬埔寨農村發展項目建設者的足跡和汗水,也記錄著數百萬柬埔寨農村老百姓日新月異的生活。
“春節沒有回去,在這里抓緊時間給老鄉們多打幾口井。”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派駐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二期的結構工程師薛亮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
他和同事們2020年1月到柬之后,被當地缺水的景象深深震動。“當地老百姓80%的生活飲用水都是接雨水,還有一部分是在十多里外的河里取水,旱季雨水河水都不夠,就得花錢買水用。”
當時,柬埔寨約58%的農村人口無法獲得清潔用水,約84%的農村地區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因此,項目決定采用多線施工,趕在旱季之前盡量多打井修池塘,保證旱季的生活飲用水和農田灌溉。
“我記得在打出第一口水井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特別特別高興,村長當時抓著我們的手,眼淚都快出來了。”薛亮說。
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也是當地民眾期盼已久的工程。由上海建工集團承建的一期工程長35公里,分布于4個省,項目已于2019年4月竣工驗收。
原有土路被升級為寬闊的瀝青路,偏遠的村莊連通了國道,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出行。道路建成后,很多原本荒涼的土地,逐漸有人在路邊造房安家,市場也更活躍,帶動了柬埔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鄉村道路項目第二期2019年11月底開工,合同工期36個月,路線全長約120公里,共計19條道路,分布于6個省。
上海建工柬埔寨公司副總經理彭博華對記者說,開工不久就遇到新冠疫情暴發,但由于積極防疫、保障生產,“項目有望提前完工,盡早解決當地百姓雨季出行困難”。
中國援柬鄉村道路和供水項目受到柬各界稱贊和歡迎。柬農村發展大臣烏拉本不久前考察道路施工現場時感慨道,柬埔寨很多農村地區仍然是礫石路,改善鄉村道路雨季泥濘、出行困難的現狀,一直是柬政府和人民的愿望,中國朋友正在幫我們逐步實現這個愿望。感謝中國對柬埔寨農村發展提供的幫助和支持,感謝建設者的辛勤付出。
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鄔國權表示,中柬雙方正在積極推動“友誼路”“幸福泉”下一階段合作,為柬老百姓帶來更多實惠和便利。鄔國權說,民生領域是中國對柬發展援助的重點領域,在柬“打井解民憂,修路便民行,扶貧辦實事”是落實兩國領導人有關共識的具體體現,是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
為在援助過程中提升柬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中國援柬鄉村供水和道路項目均采用“當地實施、當地運營、當地受益”的受援方自建模式。
彭博華說,中方技術人員與當地監理不斷溝通交流,讓當地政府和技術人員深入了解中國技術標準,通過高質量的道路建設,提高中國技術標準在當地的認可度。
柬埔寨農村發展部國務秘書占達龍對記者說,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中資企業幫助當地培訓了數百名技術人員,提升了柬埔寨工程建設技術及項目管理水平。中國繼續幫助柬埔寨推進農村發展,將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