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鳳翔區圍繞轉作風和提效能,實施“336”工作法,全面推動鳳翔高質量發展。
堅持“三位一體”,緊抓推進落實“牛鼻子”。一是精心組織安排。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區委專題研究,印發《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清單》,結合“四城同創”,新增4個“自選動作”,將34項重點任務細化到29個單位,做到任務、責任、舉措、時限“四明確”。二是創新載體推進。創新“五查五比五提升”載體,突出“查”和“比”兩個環節,以問題查擺整改促進作風轉變,以實績展示比拼促進效能提升,全區212個載體活動有序開展。三是建立機制保障。建立“調度、督查、考核”三大機制,實行“周例會、月調度、季通報”,專班實地指導和督查組問效督查聯動協同,用足用活公務員平時考核“掌上平臺”和結果運用“多元掛鉤”機制,確保工作開展落地見效。
緊盯“三個關鍵”,打好效能提升“組合拳”。一是教育培訓賦能。圍繞學思想、轉作風,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兩會精神宣講130余場次,舉辦科級領導干部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班3期,第一期全區公職人員政治能力大提升輪訓243人,開展知識測試覆蓋全區干部職工10602人。圍繞提能力、促發展,舉辦鄉村振興、新聞宣傳、應急管理等培訓33期4119人次,組織31名黨務干部赴上海參加全市“鑄魂提能強作風”專題培訓,全區上下形成團結干事、奮力作為的良好格局。二是擂臺比武晉位。圍繞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增實效,常態化“擂臺比武 雙向晾曬”,黨費列支16萬元用于獎補擂臺賽優勝基層黨組織。目前舉辦現場會、觀摩會、擂臺賽等27次,城關鎮六營村、陳村鎮紫荊村、長青鎮高嘴頭村等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作用持續增強,區委辦、柳林鎮等30家單位成功創建第一批區級“四優”模范機關,陳村鎮“青藍工程”、區行政審批局“雍心辦”、區稅務局“稅務管家”等品牌初步形成,全區各級推動發展、爭先晉位勢頭更加強勁。三是問題查擺補短。緊扣市委“十個堅持、十個反對”硬性要求,對標“五查”標準,重點圍繞項目建設、營商環境、鄉村振興以及干部作風能力提升34項重點任務等,通過班子議、個人查、領導點、群眾提、同志幫等多種途徑全面開展問題大排查。截至目前,梳理問題5個方面586條,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123份,已整改完成305條,正在整改281條,切實以問題查擺整改推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
聚焦“六大方面”,做好區域發展“大文章”。一是項目招商加速。2023年全區實施重點項目340個,總投資733.1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91.91億元。至5月底開(復)工項目300個,開工率88.2%,完成投資119.36億元,占年度投資62.2%。赴上海、北京等地拜促對接企業50余家,招引項目43個,實現到位資金56.7億元。二是工業轉型增效。《西鳳酒城規劃》初稿編制完成,西鳳酒10萬噸基酒生產及配套項目代表全市參加全省一季度重點項目開工活動,華山論劍酒莊、柳林酒業提質技改及工業旅游等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快推進。三是鄉村振興提質。下撥小麥“一噴三防”專項資金200余萬元,加強63萬畝小麥病蟲害監測及條銹病統防統治。3000畝蘋果老舊低效果園加快改造,今年首筆村集體經濟貸款130萬元發放到位。75個財政銜接資金項目開工建設。財政列支97.8萬元為1780戶監測戶、農戶購買全民健康保和防返貧綜合保險,防返貧底線進一步筑牢。四是城鄉環境優化。扎實推進城市建設“十個一”工程,恒源名都等城市綜合體加快建設,文化路小區等27個老舊小區改造加速推進,城區綠化普查全面開展,整修綠地1.1萬平方米,西府大道改建、鳳棗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村提升項目穩步推進,5000座農村戶廁改造全面啟動。五是文旅融合延鏈。完成第三批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及第七批省級非遺代表傳承人申報工作,東湖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完成公示,鄉村旅游季暨姚家溝鎮第五屆桃花節活動圓滿成功。《電商+助農幫消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項目榮獲省委網信辦“網絡公益優秀精品項目”。六是民生持續改善。五月底,全區新增市場主體936戶,同比增長26.15%;項目備案236個,投資額66.62億元;18個行業實現“一證準營”改革。區醫院順利通過市級醫院等級評審驗收,納入三級醫院管理。總投資5.3億元的6個教育項目加快推進,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提高社會救助制度可及性、覆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