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和信息化部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達178家。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3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11%;國家高新區新注冊企業57.63萬家,占全國新注冊企業的22%,同比增長18.59%,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96%。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家高新區發揮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作用,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培育壯大高科技產業集群,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基石;強化創新策源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成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力支撐。從基地平臺看,國家高新區聚集了近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7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從研發投入看,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投入超萬億元。從成果產出看,智能機器人、衛星導航等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在高新區加速產業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表示,將推動更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重大創新基地平臺向國家高新區布局。支持國家高新區聚焦特色優勢產業,深入推進強鏈延鏈補鏈,支持有條件的國家高新區深度參與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吳家喜介紹,鼓勵國家高新區實施一批引領型重大項目,強化新興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支持國家高新區面向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業。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