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高質量項目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動力源”。今年以來,咸陽市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緊扣全市高質量發展創新提升目標,從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中找資源,從西安—咸陽一體化和東部產業轉移機遇中挖項目,為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招引了一大批體量大、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優質項目。1—10月,全市納統合同項目768個,其中1億元以上項目254個,合同引進資金976.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118.53億元,為省考指標任務的92.99%,超平均進度9.66個百分點。全市實際使用外資(FDI)5104萬美元,為省考指標任務的102.08%,超平均進度18.75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一。
大抓產業、大抓招商,“一號工程”初心不改
一年之計在于春。為了營造全市招商“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兔年春節收假后的頭一天即召開全市招商引資暨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頭號工程,在鞏固拓展優勢中尋求機遇先機,在總結經驗教訓中主動應變求變,努力在新一輪競爭中下好先手棋、打開新局面。
與此同時,又馬不停蹄地召開了“真情‘鄉’約 春滿咸陽”——咸陽籍在外企業商會新春招商懇談會,誠摯邀請40余家咸陽籍在外企業商會做回鄉創業的先鋒、引資引智的橋梁和推介家鄉的大使,和家鄉人民一起創新創造、創業創富。
建章立制、優化布局,增長潛能逐步釋放
完善的工作機制和高效的體系架構是高質量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的基礎。聚焦我市重大招商項目審批周期長、落地難等突出問題,印發《咸陽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協調服務工作機制》,強力推動我市重大招商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與西安市投資合作局簽訂《一體化招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西咸兩地招商一體、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長效合作機制。與泰州市商務局簽訂《蘇陜協作共建“區中園”及產業協作合作機制協議》,細化了兩市在產業協作、園區共建、模式創新等方面的合作內容。
按照“立足咸陽、輻射全國、板塊布局”的工作思路,組建成立了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和駐京津冀、鄂渝川、珠三角、長三角等4個駐外招商聯絡處,進一步完善了覆蓋全國重點區域的項目線索捕捉網絡。
主動出擊、扮靚品牌,政府企業雙向奔赴
面對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資局面,市級領導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市委書記、市長先后帶隊赴上海、江蘇、北京等地外出招商、對接項目。各縣市區、園區黨政“一把手”和招商小分隊積極跟進,有效促進了重大項目的簽約落地。
主動創新辦會形式,以咸陽招商號為主線,串聯組合絲博會、廈洽會、進博會等重要活動平臺,打響“咸”發智勝 “陽”帆啟航—咸陽招商號系列活動品牌。先后舉辦了咸陽招商號特別出發啟動儀式、咸陽招商號深圳出發活動、廈門出發活動、“勢”聚產業 “鏈”向未來—咸陽招商號產業鏈推介暨簽約大會、榆林企業家進咸陽等重點活動,上百個項目完成簽約,為我市經濟發展攬金上千億元。
出海招商、外資破冰,深度挖掘投資機遇
項目招引只有放眼國際,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產業集群。今年以來,先后赴美國、墨西哥、韓國等地“出海招商”,隨省商務廳經貿代表團赴日本、韓國、新加坡3地開展投資促進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介咸陽,努力尋求更多投資機遇。
為了進一步擴大宣傳面,加快外資項目引進落戶。在韓國舉辦了NAM項目關聯企業招商座談會暨簽約儀式,組織乾縣與巨火熱交換器、旭永電極簽署總投資343.3萬美元的投資合同。依托絲博會舉辦了2023咸陽—外資企業對話會,現場簽訂了2項戰略合作協議,簽約了9個外資項目、總投資約3.7億美元。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