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2023年度中國電競產業年會大會在深圳市南山區舉辦。會上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競產業實際收入為263.5億元,同比下降1.31%。在收入構成中,電子競技內容直播收入占比最高,達到80.87%。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下稱“中國音數協”)副秘書長、游戲工委秘書長、電競工委主任委員唐賈軍分析稱,隨著線下賽事的增多和關注熱度的增強,今年電競賽事收入和俱樂部收入同比有一定增長。但總體收入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占比最大的電競內容直播收入下降。
我國電競產業繼續拓展海外市場,在東南亞等地區舉辦的賽事影響逐年擴大。部分賽事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已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電競賽事之一,頭部賽事的單場觀賽人數峰值超過506萬人。
“我們要講好全球化電競里的中國故事。”網易游戲國際商務運營總經理蔣璞說。
杭州電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郝杰以此次“入亞”的《夢三國2》為例,講述了通過電競和體育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故事。“我們在創作中專注中國名著典籍,展示中國的文化內涵。”郝杰表示。
唐賈軍分析,2023年,我國電競產業體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規范化發展,在電競游戲內容創作,俱樂部管理、賽事生態建設等環節逐步建立標準秩序;二是主流化發展,致力將電競從“小眾”走向“全民”,增強公眾認可;三是國際化發展,鼓勵電競出海,提升我國在電競游戲研發、出口國際賽事等方面的全球影響力。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電競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胡鵬林表示,電競產業的上游為游戲產業,目前中國游戲產業產值約3300億元;在中游,電競賽事已經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體育文化現象之一;在下游,電競衍生產業是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業態。
針對電競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中國音數協理事長孫壽山提出三大建議:第一,要加強內容建設,要多創造突出價值引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新時代發展風貌的新產品;尊重市場規律,把握市場趨勢,從需求側分析行業空間所在;要通過應用創新性的技術,實現更好的競技觀賞性;著力創造具備國際頂尖水平、長生命周期的精品大作。第二,規范產業秩序,加快制定一批產業標準,深度參與制定國際標準,進一步掌握話語權。第三,踐行文化使命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要緊密連接國際市場,推動大灣區成為我國電子競技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高地,培育高質量發展增長極。”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表示。“應以城市經濟的融合升級賽事生態,聚集城市各產業要素資源,拉動電競就業和消費。”中國音數協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