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交通銀行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以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經營綜合化、服務全球化優勢,以科技金融為引擎、以服務制造強國為導向、以“鏈金融”為特色,多領域、多維度持續發力,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發展貢獻金融力量。截至目前,交通銀行已為全國近4萬家科技企業提供貸款超6700億元,在科創領域的股權投資、債券承銷和租賃融資規模近400億元。近3年,制造業貸款平均增速約1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平均增速約48%,增速位居同業前列。
以科技金融為引擎
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十四五”以來,交通銀行將打造科技金融特色作為集團戰略,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級和水平,積極謀劃落實好“五篇大文章”發展要求,將科技金融業務打造為交通銀行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引擎。創新推出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八專”機制(專設機構團隊、專設支持政策、專設產品場景、專屬評價體系、專業人才隊伍、專屬對接機制、專項考核資源、專業風控政策),創設“交銀科創”服務品牌,全力鍛造“股、貸、債、租”4大產品體系和“鏈、圈、園”3大場景生態,打通科技與金融的專業壁壘,識別新賽道、培育好企業、打造新動能。近年來,交通銀行持續深化科技領域產融合作,引導金融資源向“硬科技”“卡脖子”等科技攻關領域聚焦。
目前,交通銀行已與超過4成的專精特新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同時,作為總部在上海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積極打造科技金融“上海樣板”。通過全面融入上海“2+3+6+4+5”產業生態,打造上海主場“科技金融專班”、科技特色支行,形成前中后臺一體化服務模式。目前,已為上海地區2800余家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超550億元,并持續將“上海經驗”向全國鋪開推廣。
以服務制造強國為導向
支持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實現產業高端化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交通銀行積極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在金融支持先進制造等領域持之以恒加大投入。授信政策方面,交通銀行持續加大對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制定《交通銀行支持制造強國行動方案》,將支持制造業信貸投放作為重點要求,并圍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近20個先進制造重點領域制定出臺專項策略指引,分領域、分行業引導全行加大對先進制造領域客群的服務。投放支持方面,交通銀行不斷加大制造業投放支持力度,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專業化專屬服務團隊,切實提升制造業客群拓展和金融服務能力。近年來,交通銀行更加重視滿足制造業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在對公貸款中占比持續增長。重點領域方面,交通銀行緊跟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政策導向,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產融合作平臺等政銀企合作平臺,瞄準醫藥制造、航空航天、電子及通信設備等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加強營銷拓客,有效支持了一批有技術、有實力的先進制造龍頭企業。近3年,交通銀行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平均增速約31%。
以“鏈金融”為特色
助力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穩定、可控的產業鏈上下游是產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交通銀行深入貫徹國家關于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總體要求,依托自身在傳統金融領域的經驗積累,創新推出交行特色“鏈金融”解決方案,涵蓋訂單融資、國內保理、票據、保函、經銷商融資、汽車金融等各個領域,為實體經濟的活躍發展注入交行血液。交通銀行持續開展“百核千鏈”活動,聚焦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重點客群提供一站到位“全”鏈金融支持,近5年,年均投放增速超30%;建設交通銀行“智慧交易鏈”平臺,為產業鏈優質核心企業及其鏈屬企業提供靈活多樣的產品組合,為鏈屬企業提供完全線上化、無紙化審核及放款流程,實現“秒級”融資放款,提升融資效率和客戶體驗;推動產業鏈金融服務“數字化、場景化、智能化”,通過開放銀行、區塊鏈等技術,實現產業鏈信用的多級穿透式延伸,保障供應商、經銷商融資渠道的高效暢通,提高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可得性。2023年,交通銀行通過產業鏈金融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達4.5萬戶。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交通銀行將始終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定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核心產業鏈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支持國家產業轉型發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四川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