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手机看片369-手机精品在线-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破局公募基金“旱澇保收”痼疾

2025-05-14 12:12:21 作者:祝惠春

20250514094016346-85-31e66.jpg

日前,中國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直擊公募基金行業長期存在的“旱澇保收”“規模至上”等結構性矛盾,通過系統性制度設計,推動行業生態重構。此次改革,不僅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優化結構的關鍵一環,更是督促基金行業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本源,提升廣大投資者獲得感的重要舉措。

改革的核心邏輯在于重構行業價值鏈。長期以來,公募基金行業存在“基民不賺錢而管理費分文不少收”現象,根源在于資產管理價值鏈斷裂。在傳統固定費率模式下,基金公司無論業績好壞均按規模剛性計提管理費,形成“旱澇保收”的局面。這種制度性套利,扭曲了激勵機制,使得行業過度追求規模擴張,忽視了投資者回報。

此次改革,建立管理費與業績基準的彈性聯動機制,打破“躺賺”管理模式。實行業績基準掛鉤型浮動管理費,是行業收費模式的歷史性改革。將基金公司的收益與投資者回報深度綁定的機制創新,本質上是對行業“信義義務”的制度化落實,旨在終結“旱澇保收”“規模至上”的舊玩法,推動行業回歸財富管理本質。

改革直指行業核心驅動力,建立長周期考核與薪酬追索機制。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考核體系,適當降低規模排名、收入利潤等經營性指標的考核權重。同時,對基金投資收益全面實施長周期考核機制,明確3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于80%,并引入投資者盈虧占比、基金利潤率等指標。

這一系列調整,標志著行業評價體系從“機構本位”向“投資者本位”轉變。考核模式的調整,不僅有效抑制基金短線投機行為,更是對行業價值觀的重塑。當管理費與業績掛鉤,薪酬與回報深度綁定,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將實現統一,從而推動公募基金從“規模競賽”向“價值創造”轉型,切實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為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后續將出臺多項配套細則。其中,制定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指引尤為關鍵。清晰的業績比較基準,將有效避免“掛羊頭賣狗肉”的風格漂移問題,幫助投資者更準確評估基金表現。

改革不會一蹴而就,還將根據實踐的反饋而不斷優化和深化。從中長期來看,市場投資風格將更趨穩健,這不僅能增強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信心,還將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流入股市,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公募基金也有望真正成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器”和居民財富的“守護者”,實現行業發展與投資者利益的共贏。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