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初夏的陽光灑在延安市延川百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上,透過透明的棚膜,映照出一串串飽滿的無花果。恒溫恒濕系統有節奏地運轉著,為這些來自南方的“嬌客”打造著舒適的生長環境。誰能想到,如今這片碩果累累的景象,背后藏著一段跨越山海的思念與奮斗故事。
“小時候,我家園子里種了一棵無花果樹,父親總會教育我們做人要像無花果一樣踏實勤懇……”近日,延川百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燕說,這份教誨,隨著父親的離世,成為她心中最深的羈絆。為了延續這份思念,也為了讓延川的土地結出“父親的果實”,劉燕和她的團隊踏上了“南果北種”的探索之路。
2019年,劉燕和她的團隊奔赴山東考察。看到當地成熟的無花果種植技術,她們決定試一試。“無花果樹本身就具有抗蟲害屬性,只要把水肥、溫度、生長節點控制好,很好生長。”延川百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琪說。
為攻克溫濕度難關,劉燕帶著團隊扎進大棚。她們引入滴水灌溉系統,讓水分精準滋養每一株果樹;給大棚加裝雙層保溫膜,鋪設地暖管道;寒冬來臨前,提前在地面鋪滿稻草,還用上增溫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精心呵護下,這些南方“嬌客”成功在陜北的土地上扎了根。
可惜好景不長,2020年的市場變化又帶來了新的難題,滿園的果子無法出售。“看著滿園的果子賣不出去,我整夜整夜睡不著覺。”趙琪說,“后來我想,與其爛在地里,不如讓更多人嘗嘗我們的果子。”于是,她們公司帶著團隊將滯銷的無花果免費送給社區居民、學校師生品嘗。沒想到,這一暖心舉動反而讓延川無花果聲名遠揚,通過口口相傳,打開了新的市場局面。
現如今,走進延川百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無花果大棚,滿目青翠,果樹郁郁蔥蔥,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果香。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白新林正與工人一同梳理著果葉,仔細查看著無花果的生長情況,并及時進行技術指導。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引進南方水果優良品種,豐富我們設施大棚的種植種類,擴大種植規模。同時,我們將組織技術培訓班,讓更多農民掌握南果北種技術,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延川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白新林說。
從一顆帶著思念的種子,到帶動一方發展的產業,劉燕和她的團隊用六年時間,在黃土高原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甜蜜傳奇”。同時,在延川的鄉村振興畫卷上,這一抹“無花果紅”也愈發鮮艷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