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辦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不僅主辦地北京備受矚目,廣東、山東、四川、江蘇等地也因電影政策與重點項目引人關注。近年來,影視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愈加顯著,如何既讓區域經濟為影視產業發展提供空間,又讓影視產業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值得探討。
區域經濟離不開文化積淀、社會資源與產業發展的協同作用,我國地大物博、千域千貌,從故事創意到拍攝創作等各個環節,都能為影視產業精品化、差異化發展提供豐厚基礎。然而,有些地方一味追求影視熱,忽略了自身特色,缺乏長遠有效的規劃,盲目開展跨界合作,大搞影視拍攝基地建設,各類低質或爛尾項目,不僅難以通過影視推動區域經濟持續發展,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為此,既要提高對“影視+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也要增強因地制宜整合影視與區域經濟和文化資源的實踐能力。
從區域特色中挖寶,影視項目更有競爭力。成功的影視項目,往往生長于各地文化沃土,既需要投資支持、硬件支撐,也離不開人文氣韻和精神共鳴。面對愈加激烈的競爭,挖掘好區域特色,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的時機順勢而為,才能更具文化感召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也要深耕自身優勢資源,以鮮明特色吸引影視資源雙向奔赴。比如,廣東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契機,根植嶺南文化深厚底蘊,結合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出特色突出的影視精品,有效帶動了經濟增收與文化傳播。再如,江蘇昆山周莊鎮,從本地古風特色著手建設宋代實景基地,全面構建集創作、拍攝、制作、發行、IP衍生于一體的影視產業鏈,2024年實現營收5億元。
以影視合作為紐帶,區域經濟增添新活力。優質的影視項目不僅是合作共贏的邀請函,也是提升區域影響力的宣傳片。不少地方由影視拍攝地變為旅行目的地,文旅、餐飲等業態更加紅火。除了與外地影視資源合作,各地可通過加強院校建設、設立合作平臺等方式,培育本地影視資源茁壯成長。比如,四川成都構建“平臺+內容+基地+智庫”體系,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攜手業內資源成立中國電影投融資研究院助力行業發展,當前,成都影視行業從業人員超10萬人。而全國青年劇作計劃在江蘇無錫落地,將對青年人才投身影視創作予以扶持。
影視與區域經濟互促共進,不僅是產業協作、業態交融的必然趨勢,也承載著文化傳承、社會創新的時代需求。深耕特色、合理布局、扎實推進,以影視精品匯聚各地經濟與文化合力,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