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自2022年正式生效以來,已成為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引擎。合肥市憑借其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先發優勢,正逐步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轉變。2024年,合肥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額達137.87億美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為23.7%,顯著高于傳統商品,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
開放合作構筑發展新格局
在RCEP政策紅利驅動下,合肥市與RCEP成員國間的經貿往來愈加活躍。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合肥市對RCEP成員國累計進出口137.87億美元,其中,出口60.35億美元,同比增長4.2%。
合肥市與RCEP成員國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領域有深厚的合作基礎,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有較強韌性。江淮汽車于2010年、2023年分別成立越南合資公司和馬來西亞子公司,借助區域產業優勢打造東南亞雙基地;國軒高科于2022年打造越南首座磷酸鐵鋰電池工廠;陽光電源公司業務遍布RCEP各成員國,并在泰國建成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光伏儲能項目。
根據商務部系統統計,截至2025年4月,共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3個RCEP國家在合肥市投資,現存企業307家,累計投資總額78.3億美元。合肥市與12個RCEP成員國家開展對外經濟合作業務,備案投資項目222個,中方協議對外投資額45.36億美元。截至2025年3月,合肥市已與日本、韓國、柬埔寨、新西蘭、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7個RCEP成員國11個城市建立友好關系,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體育、青少年等眾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
創新驅動鍛造產業新優勢
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科創名城,合肥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聚焦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形成了從核心零部件到整車制造、從光伏技術到儲能應用的全產業鏈生態。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7.6萬輛,同比增長84.5%,產業鏈產值達2600億元,同比增長710億元,出口量更是攀升3.2倍,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增長極。目前,合肥已匯聚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長安、安凱6家整車企業,形成民企、外資、造車新勢力與自主品牌的多元化矩陣,構建起覆蓋整車制造、核心零部件以及后市場的完整產業鏈。
光伏儲能正成為合肥一張新名片。2024年,合肥市光伏制造業實現營收1415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達46.8%。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陽光電源、國軒高科入選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
深化區域合作共建綠色新生態
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RCEP生效實施三年多來,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推進,形成區域合作、共享發展的新局面。
RCEP成員國在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和市場潛力上高度互補,目前區域內在汽車、石化等多個領域形成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系。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作為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領域,正迎來技術協同、市場共享、供應鏈協同的歷史性機遇。
下一步,合肥市將加強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及新型儲能等重點產業與RCEP成員國的布局合作,積極發揮合肥科技創新勁頭足、動能強的優勢,持續加強與RCEP成員國等國產業合作,鞏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提升國際產能合作水平。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