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愿與各方一道,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將“一帶一路”打造為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和實現各國共同現代化的“夢工廠”。
“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復蘇與發展注入了新活力。2024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成為全球合作共贏的生動實踐,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共商凝聚共識,共同創造未來。“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原則,倡導與沿線國家共同商議、共同決策,成為國際合作新范式。2024年,中國與多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秘書處,在多個專業領域建立多邊合作平臺……這一項項舉措是中國與共建國家共商達成的共識,讓政策溝通更順暢,也為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國際社會合作共贏樹立了典范。各國在共商中通過充分表達自身需求和關切,共同尋找合作最大公約數,進一步促進了沿線國家間的政策協調,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共建“雙向奔赴”,攜手創造繁榮。2024年,中國與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達16.94萬億元,增長6.2%持續增長;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超1萬億元,增長17.1%。中歐跨里海直達快運的正式開通、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內運輸貨物突破80萬標箱……躍動的數字里,映射著中國“基建狂魔”的繁忙,烙印著中國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的足跡,更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在促進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顯著成效。
多年來,共建“一帶一路”讓馬爾代夫有了跨海大橋,非洲有了電氣化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重煥生機……一個個“出海”項目的成功實施,奏響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等中國品牌的最強音。在這場攜手共建的“雙向奔赴”中,秘魯錢凱港成為南美首個智慧和綠色港口,雅萬高鐵讓印尼邁入“高鐵時代”,中老鐵路讓老撾“鐵路夢”成真……這不僅彰顯了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強大實力和技術優勢,更體現了中國致力于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的決心和誠意。
共享互利共贏,共同打造“幸福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提升了百姓生活水平,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互信。2024年,中國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向沿線國家提供了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援助和支持,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互信。魯班工坊、菌草技術、凈水設備改造、太陽能發電站等一大批惠民項目的實施,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共建國家帶去了與世界暢享聯通的機會,也為全球南方帶去了發展振興的希望。
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于世界。未來,統籌“大基建”與“小而美”,結合“大寫意”與“工筆畫”,中國將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動形成全面、深入、務實的合作格局。伴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中國必將推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為沿線國家乃至世界繁榮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