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代亞祥)在工行巴州鐵門關支行的服務版圖上,誠信不僅是經營的底色,更是扎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這片熱土的金融使命。作為邊疆地區金融服務的重要樞紐,該支行以“誠信經營、契約精神”為核心,通過堵截詐騙、暖心服務、警銀聯動等實踐,書寫了新時代金融戍邊的誠信故事,為兵團特色金融生態注入活力。
一、筑牢防線:以專業與警惕守護客戶“錢袋子”
在電信網絡詐騙高發的背景下,巴州鐵門關支行將風險防控作為誠信服務的第一道防線。2025年6月13日,一名中年男性客戶因“低息貸款”要求匯款,大堂經理通過細致詢問發現異常:客戶既無法清晰描述貸款機構信息,又急于向陌生賬戶轉賬。憑借對虛假貸款詐騙的敏銳判斷,工作人員果斷勸阻并協助報警,最終幫助客戶識破騙局,挽回1萬元損失,支行客服經理通過核查交易背景識破騙局,聯動反詐中心及時攔截資金風險。
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支行全員對總分行風險防控政策的嚴格落實。從大堂經理的日常風險提示到客服經理的賬戶動態監測,支行構建了“主動詢問異常識別快速響應”的全鏈條機制,成為邊疆金融安全的“哨兵”。
二、服務為本:以真誠與溫度詮釋誠信內涵
在鐵門關支行,“誠信”不僅體現在風險防控中,更融入日常服務的點滴細節。2025年6月16日,一位客戶帶著2500余張1元紙幣(5-7成新),工作人員耗時1小時耐心整理并完成兌換,用行動詮釋“客戶無小事”的承諾,以“工行驛站”的貼心服務贏得客戶信賴。
三、共筑生態:以兵團精神賦能信用體系建設
作為兵團第二師的重要金融機構,鐵門關支行將誠信建設與兵團“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精神深度融合。一方面,通過警銀聯動強化反詐合力,與警方協作普及反詐知識,形成“預防攔截教育”的閉環;另一方面,依托廳堂宣傳與外拓活動,將典型案例轉化為生動教材,常態化開展反詐宣傳,惠及群眾超千人。
四、扎根邊疆:以誠信基因賡續金融戍邊使命
鐵門關支行的故事,折射出工商銀行服務邊疆的責任擔當。從幫助客戶抵御詐騙風險,到為殘損幣兌換開辟綠色通道;從普及反詐APP到培養客戶契約意識,支行將誠信文化轉化為具體行動,與兵團“屯墾戍邊”的使命一脈相承。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特殊語境下,誠信不僅是商業準則,更是維護邊疆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紐帶。巴州鐵門關支行以“金融戍邊”為旗幟,通過一個個誠信故事,讓契約精神融入邊疆土地的血脈,為新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兵團樣本”。
從風險防控的“鐵閘”到暖心服務的“港灣”,從警銀聯動的“防線”到信用教育的“課堂”,巴州鐵門關支行以誠信為筆,在新疆兵團的廣袤土地上繪就了金融為民的生動圖景。這里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誠實守信”價值觀的堅守,更是對“金融戍邊”使命的忠誠踐行。未來,鐵門關支行這支邊疆金融隊伍將繼續以誠信為盾,守護每一份信任,筑牢每一道防線,讓金融之光照亮兵團誠信生態的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