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磚國家人工智能高級別論壇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巴控”)介紹了公司聯合開發并剛剛上線運行的輸電線路智能運檢管理平臺,展示了AI圖像識別系統在提升輸電線路巡檢效率、巡檢圖像缺陷發現率和人工巡檢風險控制等方面的成果,引起與會代表的強烈關注。
該平臺由國網巴控、中國電科院及國網安徽送變電公司組成的跨國團隊歷時一年共同開發,在經過大規模測試后于2025年5月正式上線運行,國網巴控成為巴西首家部署此類輸電智能運檢平臺的輸電公司。平臺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標志著國網巴控輸電運檢業務邁入“數字化、智能化”新階段,為巴西復雜地理環境下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發過程中,跨國團隊克服語言、時差及國內外業務標準差異等困難和挑戰,實現三大突破。首先是深度集成了本地系統。平臺與國網巴控現有SGBOM生產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在不影響既有業務流程的前提下,新增輸電運維專業數字化管理平臺,優化“設備臺賬-巡檢計劃-缺陷閉環”全鏈條管理體系,形成統一的巡視標準及缺陷分類庫,助力國網巴控輸電巡檢標準化管理。其次是攻克了無網絡作業瓶頸。針對巴西城市以外網絡覆蓋不足的痛點,研發團隊開發了移動端離線作業功能,支持現場人員無網絡狀態下完成巡視數據采集、缺陷記錄及工單處理,有網絡信號后一鍵同步至平臺,解決了傳統模式下數據錄入難題。第三,優化了“無人機+人工”立體巡檢模式。面對國網巴控輸電線路分布廣、運行環境復雜、傳統人工巡檢難度大等困難挑戰,國網巴控持續加強無人機等裝備部署應用,構建“高空全景近距檢查+地面精準排查”的人機協同巡檢模式,引入國內圖像識別算法,助力海量圖片篩查處理及缺陷識別,提升巡檢質效。
據了解,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基礎設施,已在國網巴控多項業務中應用,有力支撐了辦公、生產、安全等業務的運營及發展。此前,國網巴控自主實施構建了AI平臺并面向企業內部發布,供全體員工使用,實現了通用助手、制度助手、研發信息助手及IT服務助手的整體應用。
去年里約G20峰會期間,國網巴控聯合14家中巴兩國電力監管機構、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電網公司,牽頭組織成立中國—巴西電力創新聯合體,致力于構建一個信息共享、技術創新、經驗交流的平臺。聯合體成立以來,成員單位圍繞大電網運行、新能源消納及抽水蓄能技術應用等重點課題積極開展技術交流,持續深化中巴兩國電力運營管理與科研機構間的合作,增進互信了解,有力推動技術認知的互通與協同發展。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