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逐漸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河南處于中原腹地,在我國經濟版圖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近年來,期貨要素作為河南深度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有力“助推器”,在多個維度顯現出了獨特價值與戰略意義。
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為河南產業對接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精準導向。河南是經濟大省,農產品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備,產業鏈涵蓋食品加工、有色金屬、化工等多個領域。期貨市場匯聚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大宗商品市場供求信息,并通過公開透明的交易機制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價格信號。例如,鄭商所的農產品期貨價格不僅指導河南本地農戶的種植決策,助力優化農業種植結構,而且為河南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定價基準,幫助企業精準采購原料,合理安排生產,使河南農產品在全國統一大市場流通中更具價格競爭力,促進河南地域農產品順暢對接全國消費市場。在工業領域,期貨價格同樣為河南有色金屬等行業生產經營企業提供市場預期,引導資源合理配置,助力企業更好融入全國產業鏈供應鏈。
風險管理是期貨市場賦能實體產業的另一核心功能。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成為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之一。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企業能夠提前鎖定成本和利潤,降低價格波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以尿素市場為例,鄭商所不斷優化交割體系,增設交割倉(廠)庫及提貨點,交割區域覆蓋全國13個省(自治區),幫助農資企業通過期貨交割及套期保值提前鎖定尿素價格,對沖市場波動風險,保障春耕等關鍵時期的化肥穩定供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期貨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引導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有序流動。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品種體系日益完善,覆蓋糧、油、糖、果、能源、化工等眾多領域。隨著期貨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不斷成熟,其影響力穩步提升,眾多品種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相關性超90%,銅、PTA等成熟品種期貨價格已成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定價基準。價格信號引導資源向更高效的領域和地區集聚,打破了區域間資源流通的障礙,促進了全國統一大市場中資源的合理分配。
同時,期貨交割網絡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貨運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在河南的布局優化,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例如,鄭商所在河南的交割倉庫布局,帶動了倉儲物流產業的發展,同時加強了河南與其他區域的物流聯系,推動各類要素高效流動。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