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風險緩和疊加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上周A股市場情緒顯著回暖,上證指數創下今年以來新高。盤面上,新興產業相關板塊集體反彈,數字經濟概念漲幅居前,非銀金融板塊同樣表現突出。
指數的突破顯著推動機構風險偏好回升。賣方策略觀點認為,在政策基調積極、各類主題機會活躍、市場資金面充裕、部分科技板塊景氣度高企等多方面積極因素影響下,后續A股市場估值有望進一步擴張。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一系列現象反映出A股市場活力與信心正在提升。短期來看A股仍有震蕩整固可能,但長期向好基礎在進一步夯實。在權益類公募基金擴容、中長期資金入市與政策工具護航下,A股資金面或將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居民財富向金融資產加速再配置的趨勢明確,后續可重點觀察市場情緒面的修復節奏。
廣發證券同樣看好A股資金面充裕。該機構表示,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國內廣譜利率大概率維持低位,居民存款入市的預期仍然受到廣泛關注。另一方面,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元長期走弱預期,意味著全球資金流動更有利于非美資產。
華西證券分析稱,后續全球主要市場降息空間再度打開,A股“穩中向好”有望延續。海外市場方面,盡管美聯儲內部分歧仍然較大,但隨著地緣風險降溫和油價回落,市場已開啟降息交易。A股市場方面,受益于中長期資金的持續入市,年初至今A股指數中樞逐漸抬升。
配置層面,中泰證券認為,科技板塊,尤其是與AI資本開支相關的方向(如算力、服務器等),在經歷近兩個月的持續調整后,估值與籌碼結構已逐步改善,已進入可逢低分批布局的合理區間。
東吳證券同樣看好科技成長風格的后續表現。短期內,該機構建議投資者把握成長方向內部的高低切換,關注AI推理算力、文化傳媒(AI應用及文娛消費)、可控核聚變、商業航天、固態電池及深海科技等泛科技方向的機會。中期來看,成長股將迎來主線行情。
中信證券分析認為,結構性機會料將是貫穿半年報季的話題,指數型機會可能還需要等第三季度末到第四季度。但從板塊輪動來看,活躍資金正從醫藥和消費切向科技和金融,紅利板塊也開始滯漲。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