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星期一,世界咖啡史上一個有趣的日子。瑞幸咖啡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分店正式開業。
捧著瑞幸果味咖啡的紐約客或許不會想到,這杯跨越太平洋的咖啡里,蘊藏著一部跌宕的文明對話、交流史。咖啡在“流動中變化”著,它在豐富人們的飲品選擇的同時,也創造著一個更加多元的繽紛世界。
星巴克的美式與拿鐵,被認為是工業時代美國文化的象征。當年星巴克初入中國,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冒險。多數中國人尚不習慣純黑咖啡的苦澀,星巴克就用甜口和奶香,慢慢培養了一代中國消費者的味蕾。
當這個新興市場漸趨成熟,本土化創新變成中國品牌勝出的關鍵。2024年中國咖啡消費總量已經突破30萬噸。在短短幾年內,中國一躍成為全球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咖啡消費新興市場。這一波瀾壯闊的產業浪潮,正是瑞幸成長壯大的溫床。
瑞幸咖啡成立于 2017 年,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咖啡連鎖店,擁有超過2.2萬家門店。瑞幸憑借靈活的品類創新、數字化運營和高性價比,培育出了適應中國年輕飲者的多元新鮮的口味。
同時,瑞幸也以銷售技術的創新實現零售業的突破。它將傳統咖啡零售業完全“互聯網化”和“數據化”。它賣的不僅是咖啡,更是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線上銷售平臺,每一位用戶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選擇自己的口味,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
瑞幸進軍紐約,也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什么一部咖啡史就是一部全球化的歷史。
中國的咖啡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法國傳教士將咖啡種子帶入云南種植。這個中國人種咖啡的云南序曲在斷篇了很多年之后,隨著改革開放開始進入高潮。云南咖啡種植一度約占全中國的85%。但咖啡種植在中國卻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
中國政府推進的精準扶貧,使云南邊遠山區的農民走出了貧困,讓咖啡種植者有了創造性開發精品咖啡的可能。今天的云南咖啡成為中國咖啡走向世界的主力軍。近年來,隨著政策與產業鏈完善,云南咖啡迎來新生機。作為“舶來品”的咖啡如今成為中國精準扶貧的“金果子”,在云南紅土地上年產14萬噸咖啡豆,主要出口29個國家和地區。
瑞幸也是云南咖啡豆最大的采購商之一,例如其在保山投建的鮮果處理廠年加工量就達到5000噸,覆蓋2萬農戶。在許多經典拼配產品中,都能找到來自云南小粒豆的獨特風味,它們貢獻著柔和的酸質與巧克力般的余韻。瑞幸定期推出的“100%云南精品單品”,讓那些曾困于貧困的山村里的農戶辛勞采摘的果實,直通城市百姓的咖啡杯。
對瑞幸來說,把云南咖啡放進杯中,不只是地理的選擇,也是一次與中國發展進程的自然而然的融合。
世界從來不缺乏咖啡品牌,中國的瑞幸走入這個行列也注定會是一場艱苦的行程。
美國咖啡市場是全球最成熟、最龐大的市場。行業機構評估數據顯示,美國咖啡行業2025年預計將實現約750億美元的收入,咖啡飲用者的人均年消費量高達上千杯。星巴克在本土坐擁超1.7萬家門店,更多的精品品牌已將市場幾乎分割完畢。瑞幸這一次選擇以中國式創新切入高飽和度市場,是自信,也承載著挑戰。
讓美國人也嘗嘗中國人創造的新口味,算得上是全球化下飲品市場發展的一種必然。中國咖啡產業和瑞幸品牌的崛起,是中國擁抱世界的成果,也給世界咖啡版圖增加了新坐標。
瑞幸走進美國、走向世界,不是要去復制美國星巴克的奇跡,而是用一杯杯帶有中國底蘊的新咖啡,擴展全球的味覺疆界。全球咖啡市場在不斷擴大,容得下更多的新品種、新口味加入到競爭的行列之中。
美國仍然有星巴克的香草拿鐵,中國也依舊有瑞幸的生椰新品,而更美妙的是,杯中的咖啡早已成為不同文明之間對話的最好介質。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對話與交流”,人類的生活才變得更加美妙而繽紛多彩。
當紐約的咖啡客端起印有“luckin”的紙杯,會不會品出云南咖啡刻意保留的普洱生茶的回甘?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