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單外包商管理再次強化后,新一批通過備案的收單外包商對外公示。日前,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網更新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系統信息,新增400余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通過備案。
同時,寶付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進入“失效”狀態。對此,寶付支付回復稱,收單機構與外包機構之間存在明確的業務劃分和嚴格的合作規則,公司主動終止備案申請。
進:新增428家服務商通過備案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網披露的數據,本次通過備案的服務商共計428家。
按業務類型劃分,服務商可根據備案的實際情況開展特約商戶推薦、受理標識張貼、特約商戶維護、受理終端布放和維護資質等業務。通過備案的服務商中,持有特約商戶推薦資質的服務商數量最多,為402家。在技術含量相對更高的聚合支付技術服務部分,本次新增4家機構通過備案。
本次更新后,當前共計33130家收單外包服務商處于備案公示狀態,其中728家機構通過聚合支付技術服務備案。
所謂“收單外包機構”,是指接受收單機構委托、承辦收單非核心業務并提供相應服務的企業。一直以來,作為鏈接持牌支付機構和線下商戶的“中間商”,收單外包機構服務商在收單支付領域承接多種業務,也肩負著為支付機構“開疆擴土”的重要職責。傭金收益與入網商戶交易“流水”密切掛鉤的背景下,這類服務商在市場上迅速崛起,數量也急速擴張。
為了規范收單機構,2016年9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銀行卡收單外包服務機構信息備案系統管理辦法(試行)》,啟動收單外包服務機構的備案工作,此后又在2020年8月發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備案流程和監管要求。
此后的幾年間,備案系統持續升級,要求有展業的外包機構100%備案。2025年6月10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規范》和《收單外包服務評價管理規范》,再次對收單外包服務商展業進行了約束。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收單支付領域,實際上真正跟商戶直接接觸的是外包服務商,所以不能因為第三方支付“空心化”就放松監督。嚴格落實“先備案后展業”要求,將會令收單行業信息更加透明,便于監管機構及時掌握市場動態,降低違規風險,如套碼套現、涉賭涉詐等違法違規支付行為也能得到有力打擊。通過備案篩選,優質合規的外包商能脫穎而出,推動行業整體服務質量提升,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退:寶付支付備案“失效”
備案工作推進以來,收單外包商“有進有退”。除了新增備案機構外,還有部分機構被注銷備案資質。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5年7月2日,共計2292家收單外包商被取消備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更新中,寶付支付備案資格處于“失效”狀態。從公示信息來看,寶付支付備案業務類型包括特約商戶推薦、特約商戶維護以及聚合支付技術服務,2023年進行評級時,寶付支付評級結果為C+。
而在早前的“失效”名單中,也不乏持牌支付機構。對于備案“失效”的具體原因,寶付支付方面回應表示,公司于2021年取得聚合支付技術服務備案,2023年,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關于加強收單外包服務市場規范管理的意見》《收單外包服務自律管理辦法》,收單機構與外包機構之間存在明確的業務劃分和嚴格的合作規則。因此公司根據監管指導,主動終止備案申請,并非因業務違規被取消,而是積極響應行業分類管理、避免重復備案的合規舉措。
寶付支付指出,支付機構持有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在法定范圍內,本身就具有開展商戶合作、聚合支付的能力和許可,因此終止聚合支付備案申請對公司展業沒有任何影響,公司業務正常合規開展。此外,寶付支付提到,公司正按《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要求,有序開展名稱變更相關工作。
需要明確的是,持牌支付機構備案“失效”不影響業務開展,但外包商則必須通過備案方可展業,且備案并非“一勞永逸”。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收單外包商備案持續推進、備案名單常態化更新,一方面有助于維護收單行業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動“優進劣出”,使得市場機構在推進收單合作時明晰合作對手的資質情況,為高質量合作發展奠定優良根基。
王蓬博強調,外包商展業要積極配合監管要求,建立完善的風控體系,嚴格審核商戶資質,杜絕違規交易,定期準確報送業務數據,及時更新備案信息,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為客戶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