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回升,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等產業保持穩定擴張態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不斷釋放出增長新動能,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持續累積。
近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高于整體工業水平,產業向“新”態勢更加明顯。今年5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6.7%,連續27個月保持在30%以上;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從企業利潤看,1月份至5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2%,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2.4個百分點,其中,電子、電氣機械、通用設備等行業利潤增速超過兩位數。從發展預期看,6月份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PMI分別為51.4%、50.9%,均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從經營主體看,截至2025年5月底,我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總數達246萬家,其中今年新設企業7.1萬家,新設企業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占比超過六成。
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等新動能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5G、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產業等持續壯大,經濟新增長點不斷涌現。另一方面得益于宏觀政策持續發力,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有效釋放了內需潛力,有力促進了產業升級。
新動能產業的發展,既鞏固了經濟基本盤,又開辟了發展新賽道,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高技術制造業與裝備制造業正在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裝備等交叉領域蓬勃發展,催生出更多新業態新模式。在區域層面,新動能產業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極特征,有效激發了地方經濟活力。例如,安徽省裝備制造業“十四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超過13%,增速居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第一位,高端裝備制造業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由2021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47%。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充滿活力的新動能產業,憑借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增強中國經濟抵御風險挑戰的韌性。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部分行業仍面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產業鏈供應鏈存在斷點堵點等問題。這要求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完善產業生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還要看到,制造業景氣度繼續回升,有新動能產業的貢獻,同時也是各行業普遍恢復協同作用的結果。6月份,消費品制造業PMI為50.4%,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基礎原材料行業PMI為47.8%,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行態勢。這也提示我們,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新舊動能的關系。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依托于傳統產業積累的技術、人才和市場基礎。例如,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離不開傳統汽車工業的供應鏈支撐,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依托于制造業的數字化改造。如果割裂新舊動能之間的聯系,盲目“棄舊圖新”,反而會削弱產業升級的整體效能。不能把產業升級簡化為賽道切換,要充分考慮區域稟賦差異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中塑造更多發展新優勢。
來源:中國經濟網